單純的皰疹病毒屬于皰疹病毒科、α皰疹病毒亞科,是更早發現的人類說攜帶的皰疹病毒,分為Ⅰ型(HSV-1)與Ⅱ型(HSV-2)兩個血清型,其感染十分普遍,程全球分布。
長期以來,病毒的形態結構的研究主要依賴于透射電子顯微鏡和X2射線衍射技術。但由于電鏡制樣十分復雜,以及所需環境為真空狀態下才可以進行觀察。X2射線衍射技術則需要獲得晶體或其他高度有序的方式才能進行觀測。所以,在病毒形貌觀測研究上,使用前面兩種方式觀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原子力顯微鏡的發明,打破了這個限制。原子力顯微鏡是一種適合于觀測非導電物質的生物力學工具,它可以在接近生理環境的大氣或液體條件下成像,得到更為直觀的觀測樣本三維表面信息。此外,原子力顯微鏡AFM應用于皰疹病毒的研究排除制樣簡單,沒有環境限制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在生理條件下,動態的觀測病毒形態和生理過程。
皰疹病毒粒子的原子力顯微鏡AFM圖像通過控制器,在室溫、大氣條件下以輕敲模式采集。通過原子力顯微鏡AFM觀測處理得到的圖像,表現出未處理的病毒的囊膜呈松軟狀包裹在病毒外部。而通過PGG處理過后的病毒表面沒有囊膜包裹,露出了表面較為平整的皮層。
原子力顯微鏡制樣方便,不需要經過可能對樣品表面結構造成破壞的操作就可以觀測樣品。在本實驗中,通過簡單的樣品制備方法,在常溫常壓不破壞樣本原本形貌的狀態下研究皰疹病毒被PGG作用與否的三維圖像,不但可以貫徹到病毒的真實形態,也為探究要做作用病毒的機理提供了實驗依據。這也表明了,原子力顯微鏡在病毒的臨床診斷、病毒的藥理研究分析等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