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原子力顯微鏡在土壤中的應用介紹

 新聞資訊     |      2024-12-16 10:51:00

原子力顯微鏡在土壤中的應用主要是在土壤膠體研究方面,其具體應用介紹如下:

一、AFM原子力顯微鏡的基本原理

原子力顯微鏡是一種高分辨率的掃描探針顯微鏡,通過微懸臂上的針尖與樣品表面的相互作用力來獲取表面信息。其核心部分是一根帶有納米J端的懸臂(探針),利用它像更小的手指一樣去觸摸樣品的表面,在運動過程中將探針高度變化的信息通過激光傳回位置靈敏接收器,就可獲得作用力分布信息,從而以納米級分辨率獲得表面形貌結構信息及表面粗糙度信息。

原子力顯微鏡.jpg

二、AFM原子力顯微鏡在土壤膠體研究中的應用

測定土壤膠體表面形貌:

原子力顯微鏡能夠獲取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圖像,顯示表面的起伏、溝壑和顆粒大小等特征。這對于研究土壤膠體顆粒的表面特性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AFM原子力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土壤膠體顆粒的微觀形貌,如顆粒的形狀、大小、分布等,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土壤膠體的結構特征。

測定土壤膠體相互作用力:

原子力顯微鏡能夠測量物質顆粒間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這對于研究土壤膠體顆粒間的相互作用方式、強度和機制至關重要。

通過測量土壤膠體顆粒間的相互作用力,可以了解土壤膠體顆粒的凝聚、分散等過程,以及這些過程對土壤性質和肥力的影響。

研究土壤膠體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

AFM原子力顯微鏡還可以用于研究土壤膠體與其他物質(如有機質、無機鹽等)的相互作用。例如,通過向土壤膠體中添加其他物質,觀察這些物質對土壤膠體表面形貌和相互作用力的影響,從而揭示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

三、原子力顯微鏡在土壤研究中的優勢

高分辨率:AFM原子力顯微鏡具有納米級的分辨率,能夠觀察到土壤膠體顆粒的微觀結構和形貌特征。

非破壞性檢測:原子力顯微鏡在檢測過程中不會對樣品造成破壞,能夠保持樣品的原樣性。

三維成像:AFM原子力顯微鏡可以對土壤膠體顆粒進行三維成像,更直觀地展示其形貌特征。

適用范圍廣:原子力顯微鏡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土壤膠體研究,包括不同種類的土壤、不同條件下的土壤等。

四、應用實例

有研究利用AFM原子力顯微鏡在氣/固界面上直接觀察黑土礦物膠體表面形貌,并定量分析膠體及其凝聚體的大小;在氣/固界面和固/液界面上對膠體表面作用力和黏附力進行測量,并表征作用力譜。此外,還向黑土礦物膠體中添加天然胡敏酸膠體,觀察胡敏酸的添加對形貌及表面作用力的影響。研究得出了關于黑土礦物膠體和黑土礦物-胡敏酸混合膠體在不同陽離子體系中的凝聚特征、不同鹽基離子對膠體凝聚的影響以及膠體表面作用力的變化規律等重要結論。

綜上所述,原子力顯微鏡在土壤膠體研究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重要的科學價值。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相信AFM原子力顯微鏡將在土壤科學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