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顯微鏡是通過探針與被檢測樣品直接微弱的相互作用力來獲得物質表面形貌的信息。原子力顯微鏡AFM除了導電樣品之外,還可以觀測非導電樣品的表面結構。在原子力顯微鏡的系統中,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力檢測部分,位置檢測部分,反饋系統,今天小編主要為大家介紹下原子力顯微鏡的核心部分。
原子力顯微鏡AFM關鍵部分是力敏感元件和力敏感檢測裝置。所以微懸臂和探針針尖是決定原子力顯微鏡靈敏度的核心。為了可以準確地反應出樣品表面和針尖兩者間微弱的相互作用力的變化,得到更加真實的樣品表面形貌,提高原子力顯微鏡AFM的靈敏度,對于原子力顯微鏡AFM微懸臂的設計通常要求滿足以下的幾個條件。
①具有較低的力學彈性系數,使用很小的力就能夠產生可觀測的位移;
②具有較高的力學共振頻率;
③較高的橫向剛性,針尖和樣品表面的摩擦不會使其發生彎曲;
④微懸臂長度盡可能的短;
⑤微懸臂帶有能夠通過光學,電容或者隧道電流的方法檢測其動態位移的鏡子或者電極;
⑥針尖盡可能的尖銳;
以上內容就是今天小編分享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原子力顯微鏡的相關信息,大家可以關注天津微儀的官方網站查看哦,也可以直接電話咨詢小編。下期分享內容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