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顯微鏡AFM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普通掃描顯微鏡的缺陷,提高了檢測的分辨率,使物體的性質可以得到更詳細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分析和研究生物大分子,尤其是核酸和蛋白質結構的研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物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那么原子力顯微鏡作為納米工具有什么特點呢?下面由小編簡單給大家介紹下:
1、自動激光對準
全自動激光對齊可用:當懸臂光束安裝在壓載陶瓷驅動器中時,儀器自動執行激光對齊,只需在控制軟件中點擊兩次即可。
2、簡單的進針過程
針頭工藝是將懸臂探頭與樣品表面接觸。用側視攝像頭解決了這個問題。它使用控制軟件安全、輕松地跟蹤懸臂光束在表面的確切位置。
3、測量
在 xy 方向和 z 方向解耦掃描器結構中,xy 方向掃描器位于樣品下方,z 方向掃描器位于儀器測頭內。儀器設計可以大大減少掃描儀之間的串擾和離面運動。后者是使用掃描管的常規原子力顯微鏡AFM系統的一個已知缺陷,導致典型的背景彎曲或“弓”問題。
4、一鍵樣品導航
快速安全地更換探針,概覽圖表提供了整個示例表的概覽圖像。
5、縮短獲得結果的時間
每個操作層次的高度自動化水平,結合面向工作流程的控制軟件,確保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取得成果。這可以讓你把寶貴的時間用在研究上。
6、測量多個樣品
只需通過一步,便可在儀器進行外部的樣品承載臺上方便地裝入多個不同樣品。
上面6點內容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原子力顯微鏡作為納米工具的特點。更多關于原子力顯微鏡的問題歡迎網站留言或是電話咨詢小編哦!下期分享內容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