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顯微鏡通過檢測待測樣品表面和一個微型力敏感元件之間的極微弱的原子間相互作用力來研究物質的表面結構及性質,可以在大氣和液體環境下對各種材料和樣品進行納米區域的物理性質包括形貌進行探測,或者直接進行納米操縱。廣泛應用于半導體、納米功能材料、生物、化工、食品、醫藥研究和科研院所各種納米相關學科的研究實驗等領域中。
AFM原子力顯微鏡基本成像模式特點:
1、接觸式
特點:通常情況下,接觸模式都可以產生穩定的、分辨率高的圖像。但是這種模式不適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低彈性模量樣品以及容易移動和變形的樣品。
2、非接觸式
特點:由于為非接觸狀態,對于研究柔軟或有彈性的樣品較佳,而且針尖或者樣品表面不會有鈍化效應,不過會有誤判現象。這種模式的操作相對較難,通常不適用于在液體中成像,在生物中的應用也很少。
3、輕敲式
適用于對生物大分子、聚合物等軟樣品進行成像研究
特點:對于一些與基底結合不牢固的樣品,輕敲模式與接觸模式相比,很大程度地降低了針尖對表面結構的“搬運效應”。樣品表面起伏較大的大型掃描比非接觸式的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