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顯微鏡是一種強大的工具,用于研究各種材料的表面結構和性質。它利用微小的探針檢測待測樣品表面與探針之間的極微弱的原子間相互作用力,從而揭示材料的表面結構和性質。
AFM原子力顯微鏡在材料科學研究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它可以在各種環境下工作,包括真空、超高真空、氣體、溶液、電化學環境、常溫和低溫等,可供研究時選擇適當的環境。同時,原子力顯微鏡不受STM等需要樣品表面能夠導電的限制,因此可以用于探測導體和非導體的材料。
AFM原子力顯微鏡的高分辨率使其能夠提供樣品的詳細表面形貌圖像,水平方向分辨率在0.1-0.2nm之間,垂直方向的分辨率約為0.01nm。這使得原子力顯微鏡能夠觀察到表面粗糙度、顆粒度、平均梯度、孔結構和孔徑分布等參數,還能對測試的結果進行三維模擬,得到更加直觀的3D圖像。
AFM原子力顯微鏡有多種操作模式,如接觸模式、非接觸模式和敲擊模式。其中,接觸模式是*直接的成像模式,探針針尖始終與樣品表面保持接觸,但這種模式可能會破壞樣品表面結構。非接觸模式和敲擊模式則適用于更軟或更易受損的樣品。
原子力顯微鏡不僅可以提供樣品的形貌信息,還可以結合儀器的各種標準操作模式以及特有的附件,在同一次實驗中獲得包括樣品力學、電學、磁學、熱力學等各項性能指標。
總的來說,AFM原子力顯微鏡是一種功能強大的表面分析工具,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它能夠幫助科學家深入理解材料的表面結構和性質,為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提供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