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原子力顯微鏡簡單的操作手冊介紹

 新聞資訊     |      2024-03-27 09:18:46

原子力顯微鏡是一種利用探針在樣本表面掃描,通過檢測探針和樣本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變化,來繪制樣本表面拓撲圖像的設備。以下是一個簡單的AFM原子力顯微鏡操作手冊介紹:

一、準備工作

確保實驗室環境穩定,門窗打開,以保證適當的溫度和濕度。

根據儀器型號,打開相應的電源供應器,并連接儀器主機和掃描系統。

原子力顯微鏡.jpg

二、樣品準備

將需要觀察的樣品固定在樣品臺上,并使用夾具夾緊。

調整樣品臺的位置,使其與掃描探針平行。

三、探針安裝與校準

將顯微鏡的探針安裝到探針支架上。

調整探針的位置和角度,使其與樣品表面垂直,并確保探針J端與樣品表面的距離在幾納米范圍內。

在探針針尖上涂覆一層導電性材料,例如金屬。

將探頭放置在原子力顯微鏡裝置上,進行力常數和質量標定等預處理步驟。

四、參數設置

打開計算機上的AFM原子力顯微鏡控制軟件,并選擇適當的實驗模式和參數設置。

確定所需的掃描范圍和掃描方向。

設置掃描速度、掃描線數、采樣率等參數。這些參數的選擇應根據樣品的特性和觀察需求進行調整。

五、開始掃描

使用顯微鏡透視系統觀察樣品表面,通過樣品位置調整器將探頭向樣品移近,直到探頭與樣品表面接觸。

利用原子力顯微鏡控制軟件中的Z軸控制器進行微調,觀察探頭與樣品表面的接觸力變化。

點擊控制軟件上的掃描按鈕,開始掃描過程。觀察實時的拓撲圖像,并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六、數據分析

掃描完成后,使用分析軟件對掃描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

可以提取樣品表面的高度、粗糙度、形貌等參數。

進行力-距離曲線分析,以了解樣品表面的力學性質。

七、注意事項

在操作過程中,要時刻注意探針和樣品的狀態,避免碰撞和損壞。

定期檢查設備的狀態和性能,確保其正常運行。

對于不同的樣品和觀察需求,可能需要調整和優化操作步驟和參數設置。

請注意,上述操作手冊僅提供了一個基本的AFM原子力顯微鏡操作流程。在實際使用中,建議參考具體的儀器說明書和相關的專業文獻,以獲得更詳細和準確的操作指導。此外,使用原子力顯微鏡進行樣品觀察和分析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建議由經驗豐富的實驗人員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