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顯微鏡的使用注意事項是確保實驗準確性和儀器安全性的關鍵。以下是關于AFM原子力顯微鏡使用的詳細注意事項:
環境要求:
保持實驗室的整潔和安靜,避免任何微小的振動或顆粒對觀察結果產生影響。
防止粉塵和霉菌的侵入,使用干燥劑和過濾器來控制濕度和空氣質量。
溫度要保持穩定,因為溫度變化可能引起樣品的漂移和扭曲。盡量保證儀器室濕度小于40%,濕度太高會影響圖像質量。
樣品準備:
樣品必須干凈,避免任何污染物或殘留物。使用酒精或其他清潔劑徹底清潔樣品表面。
樣品表面應光滑均勻,避免凹坑或裂紋,否則會影響掃描結果。
對于粉末/液體樣品,請備注好制樣條件,包括分散液、超聲時間及配制濃度。
測試壓電、表面電勢的材料需要將樣品制備在導電基底上,基底大小大于0.5*0.5cm。
PFM、KPFM測試需要樣品表面十分平整,粉末測試很難測到較好結果。
塊狀樣品需要固定好,避免在寄送或使用過程中產生晃動或摩擦。
儀器操作:
使用前請確認為減震臺充氣的氮氣瓶是否有充足氣體。
儀器開機順序為先開系統總開關,再開啟電腦,*后打開兩個控制器開關。
更換或裝載探針需經培訓并考察合格方可上手操作,未經允許不可上手操作。
Stargate掃描器需輕拿輕放,安裝探針時要輕輕地將探針夾安裝在掃描器底部,切勿過度用力。
每次更換探針或樣品時,請將Stargate掃描器抬高到安全位置,切勿在XY方向移動樣品臺,以免撞到掃描器。
不要長時間使用*大的掃描范圍去掃描圖像。
原子力顯微鏡的操作工具為專用工具,不可用AFM原子力顯微鏡配套工具去做其它未在該儀器操作許可范圍內事宜。
探針處理和存放:
探針是直接接觸樣品表面的部分,對探針的干凈度和質量要求很高。
在使用之前,必須確保探針表面沒有雜質和污染物。常見的處理方法包括使用超聲波清洗、離子交換法等。
存放探針時,要避免其與空氣、塵埃等接觸,可以使用特殊的存放盒或容器。
數據處理:
測試的所有數據只能用光盤拷貝,不可使用U盤。
得到的圖像可能是復雜的,需要通過專業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在數據分析時,應注意選擇適當的方法和參數,以得到準確的結果。
關機順序:
關機順序為移出樣品臺,取出樣品,抬高掃描器,關電腦軟件,關控制器開關,*后關總開關。
綜上所述,使用原子力顯微鏡需要注意環境、樣品準備、儀器操作、探針處理、數據處理和關機順序等方面。合理的操作和注意事項的遵守,能夠提高測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